中国方志网(学习强国丨一年了,通城吸引人才的“强磁场”运营如何)
在通城大道一侧、县经济开发区与城区交汇处,三栋白墙蓝窗的11层大楼依次排列,楼顶上“通城人才家园”六个大字十分醒目。
走进人才家园,人才超市、自助餐厅、咖啡吧、路演厅、众创空间等配套设施齐全,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不同功能的房间里,或咨询入驻,或商务洽谈,或阅读休闲,让这座山城平添几分现代都市气息。
人才是强市之本、创新之源、发展之基。去年3月,通城县创新实施“人才强县”战略和人才回归工程,投资1亿多元建成人才家园,努力营造筑巢引凤、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。一年后,人才家园运营得如何?全媒体记者进行探访。
安居家园:高端人才“拎包即住”
21日晚,家住人才家园3栋四楼的杨磊夫妇,来到家园服务中心,开启“夜生活”模式。杨磊到二楼健身房健身,爱人则带着小孩在三楼的读书社看书,“这些公共设施都免费开放呢。” 惬意之情写在这对90后夫妇的脸上。
杨磊是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经理。四年前,三峡大学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,他从宜昌来到山区通城,成为平安电工的技术骨干。他在车间普及基础技术,让员工不仅懂得绝缘材料“是什么”,还懂得“为什么”绝缘;在科研所改变生产工艺,降本增效,每年为企业创造数百万元效益,他个人月工资也由7000元增至2万元,成为公司股权激励对象。
乐业又安居。初到通城时,公司为杨磊租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。随着结婚、生子,他与爱人感到越来越“蜗居”。去年,县人才家园开园,三幢公寓相继建成,作为县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平安电工,为公司20多名技术骨干申报人才公寓,杨磊分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。
“电视机、空调、热水器、衣柜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,拎包即住。”杨磊对这套 70多平米的电梯房感到满意,准备从老家把母亲接来一起住,帮他们带小孩。
像杨磊一样,去年3月开园以来,人才家园已有163人入住,包括企业高管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、招硕引博人员等。
“人才家园是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多功能、系统性的人才服务平台。”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杨昌说,项目总投资1亿元左右,占地面积8960平方米,建筑面积29115平方米,共有3栋11层主体建筑,包括“一公寓四中心”,即人才公寓、人才服务中心、人才创智中心、人才培训中心、人才休闲中心,旨在为通城高质量发展“精准引才、系统育才、科学用才、用心留才”。 为了让青年才俊住得放心、住得安心、住得舒心,人才家园引进第三方机构——湖北宁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,对公寓和服务中心进行运营。自助餐厅、咖啡吧、茶室、健身房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,会务、培训、运动、休闲等功能齐全。“我们提供专业服务、贴心服务,把人才建设成为一流居住社区。”公司总经理刘清说。
精神家园:聚才育才“人才驿站”
“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。”“让青年们学而思,思而信,信而行。”“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,古今中外,博览专攻”……
3月16日,通城县青年读书社成立暨“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第一期读书会活动在人才家园举行,来自全县各行各业包括人才家园社区的青年代表聚集一堂,分享读书心得,碰撞思想火花。
活动主持人、团县委书记陶岳锋表示,读书社活动将常态化开展,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参加,使之成为引领凝聚青年的方式、联系服务青年的平台、组织动员青年的载体。
企业代表、平安电工技术研发中心总监李俊深情地说,读书活动让大家心灵上、情景上交流碰撞,受益匪浅,人才家园成为青年人才的情感家园、心灵家园。
读书社是人才家园众多文化活动之一。去年以来,人才家园为企业和就业人才举办业务培训、科技交流、文化沙龙等活动36余场。一方面,与省内外高校达成合作,对接高校资源服务本土企业,解决共性技术难题的,实施人才培养计划;另一方面,通过相亲联谊、创业路演、“第二人事部”等活动,增强在隽人才对县情社情的了解,以及留隽就业创业的信心。
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钟儒刚、创新创业学院专职副院长梅贤臣等一行12位专家,来人才家园交流就业创业及校企合作工作,鼓励青年学子“立足地方、融入地方、服务地方”。
人才家园与武汉科技大学李维刚教授达成合作意向,由武汉科技大学到人才家园挂牌通城县专利申报点,经常性开展技术培训、创业沙龙、联谊会等活动,为各类人才提供提供就业创业指导。
水积而鱼聚,木茂而鸟集。温馨的环境,完善的设施,贴心的服务,让人才家园成为该县吸引人才的“强磁场”。上月,通城建筑陶瓷产业的龙头企业亚细亚陶瓷传来喜讯,集团聘请的两位技术研发中心副总裁——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的温晓炜博士和马云龙博士,在了解到企业发展前景和人才家园环境后,由公司兼职顾问转为专职高管,欣然签约成为人才家园的新住户。 据介绍,一年来,人才家园及旗下的人才超市完成861名大学生实习实训,引进大学生就业1032人,其中,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专业人才739人,为企业引进了科研型人才293人。
创业家园:孵化平台“双创”沃土
人才服务中心三楼是众创空间,900多平方米的孵化平台,密集悬挂着15家文创企业的标识。
在湖北隽文巨信文化传媒公司,10多名员工围坐办公桌前,有的剪辑视频、有的编辑文案,有的写策划方案,忙得不亦乐乎。
湖北隽文巨信文化传媒公司今年3月份入驻,投资200万元,主要经营文化创意创作产业,以前在外办公,后因公司发展需要,经过多次考量最后选择在人才家园“安了家”。
“赶上了县里好政策啊,三年免租切实为文创企业减轻了负担。加之人才家园办公环境氛围好,硬件设施配套齐全,志同道合者聚集,给我们带来集群效应。”公司法人肖文显谈起自己顺利落户人才家园的经过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。
从肖文显口中获知,该公司策划筹拍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《黄菊妈》,现已申报到国家电影局,还为乡镇(村)提供编纂地方志服务,创作编写出版了三个系列体现“通城精神”的报告文学丛书。下一步,公司将筹建一个新的平台“湘鄂赣巨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”,为通城及周边地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,市场前景可观。
中南民族大学退休教授袁泉把《书窗》杂志编辑部搬到众创空间,瑶文化学会把文化发掘和传播基地也迁到众创空间,“通城网”、“城市通”等网络企业也纷纷入驻。人才家园的众创空间可入驻20家企业,目前入驻率达到75%。
为吸引更多年轻化、高学历、专业型人才落户通城、扎根通城,人才家园还把触角伸到公寓之外的全县各类人才,为他们提供证照代办、政策申报、融资贷款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去年以来,通过媒体宣传服务项目,为创业者办理营业执照218家,金融融资和创业贷款12户。浙江籍企业家司马亮来通城县大坪乡孵化园办厂,需要办理营业执照。人才家园通过电话、微信联系,用时3天办理好“湖北锦华电子有限公司”。身处浙江的司马亮感激不已:“人才家园真贴心,感谢通城政府!”
人才蔚,事业兴。随人才家园的建成开园、扩容升级,隽水银山之间,重才引才、聚才育才、用才成才的氛围日益浓厚,创新创业活力正在竞相迸发。
来源: 学习强国-咸宁日报
作者:柯建斌 陈新 付婧烨 潘琦
编辑:王炎艳
监制:陈小彬
出品: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